- 从“制造”到“智造” 德国记者江苏常州感受中国制造业变迁
-
文章来源:第一工程机械网
你们工厂实施自动化了吗?自动化程度如何?几天来,德国《世界报》记者凯泽不停地追问着这个问题。9月24日至27日,十余家中德媒体走进江苏省常州市,深入感受中国制造业的变迁。
来自制造业大国德国的记者们对中国制造业尤为关注。每到一处工厂,大家都会聚在生产线边仔细研究,并围着工程人员询问,探寻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秘籍。凯泽*关心的,是中国制造业的自动化进程。
长期以来,德国人认为,是中国的人工成本便宜保证了产品的*价格。近些年,中国的人工成本正在上升,但中国产品仍能保证物美价廉。凯泽发现,一些工厂里已经很少看见工人,机器人正流畅地安装产品,就像德国一样。
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液压行业的龙头企业,其挖掘机油缸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知识产权管理部经理李冬明介绍,目前公司的自动装备普及率已达80%以上。他表示:中国制造业有着后发优势,新建的中国工厂中,装备水平和投入比较高,自动化的普及非常迅速。但相比起德国等老牌制造强国,双方仍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需要虚心学习。目前公司的很多数控加工设备正是来自于德国。
在李冬明看来,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业的必走之路,但企业*需要重视的还是产品的品质,不能盲目推崇机械换人,更应该学习德国精工细作的工匠精神。中国企业和德国企业并不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竞争关系,而应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李冬明说。
在德企蒂森克虏伯发动机系统(常州)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来自于常州当地高职院校的技工正熟练地操作着设备。全公司*一的老外CEO Boersma评价他们:技术很娴熟,工作扎实。而且他们很愿意到德国企业里工作、磨炼技术。尽管中国的用工成本有所上升,但我认为在这里投资是值得的。
常州市高等职业教育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路琦介绍,作为国家首批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十二五期间,常州全市年均财政性职教投入均超10亿元,年均增长比例达23.6%。2013年,常州科教城与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签署职业教育战略合作备忘录和双元制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在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引进德国先进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用德国的方式,为中国智造培养技术人才。目前已经初见成效。
凯泽表示:一百多年前,德国制造曾一度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我们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将德国制造转变为了高质量的印象。中国制造稳健发展下去,也能重现德国制造的辉煌。
-
- 元图工坊数字孪生平台,使能智能矿山应用创新 (9-23)
- 磁选设备的优势及应用领域 (9-12)
- 制砂设备日常保养知识及技巧 (9-12)
- 跳汰机选型注意事项及技巧 (9-12)
- 施耐德电气:以数字化筑就中国流程工业绿智未来 (5-29)
- 汇辰自动化新品199块的PLC-SR20于5月24日正式发布 (5-27)
- 智绘矿山 绿动未来 | 2023 美孚矿山行业创赢峰会圆满收 (5-15)
- 神东煤炭集团一批库存配件转让项目推介 (7-29)
-
- 铜套厂家介绍铜套的铸造生产流程 (12-18)
- 深圳市莱雷科技简述-瓶装天然气替代乙炔切割新技术.. (12-19)
- 立德科技郑重声明通告 (1-30)
- 2009年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情况.. (1-15)
- 承德远通在炼铁高炉送风装置的应用与改造上技高一筹.. (12-2)
- 高炉送风装置—承德远通公司专利产品解决对高炉寿命影响因.. (12-2)
- 50家国内外风电企业落户天津 (9-4)
- 承德远通高炉送风装置助力新1260m³高炉点火成功.. (9-1)